“深入灾区查明灾情,是地质工作者救助灾民的最好方式”
受第9号台风“利奇马”影响,安徽省宁国市全境发生严重灾情后,安徽省地矿局311地质队、华东冶金地质勘查院、安徽省第二水文地质勘查院纷纷派出地质专家奔赴灾区一线,克服道路中断、通信受阻等重重困难,昼夜兼程、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开展地质灾害勘查,摸排次生灾害隐患并给出专业方案。
“到抗洪救灾一线帮助灾区弄清灾情,是地质工作者对灾区人民最有力的支持。”8月17日,身在重灾区的安徽省311地质队高级工程师朱训和告诉记者。
8月11日早上,“利奇马”台风刚过,宁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第一时间与安徽省311地质队取得联系,表示现在灾区紧缺开展地质灾害的调查与评估专业技术人员。311地质队当即决定,以最快速度为灾区一线提供支援。
“越是困难的局面,越要发挥我们地质工作者的作用。”电话中,朱训和用略显沙哑的声音对记者说。11日上午,311地质队召开党支部会,决定由朱训和带队,5名工程师组建成抗洪救灾专家组,当天下午就开赴宁国市救灾一线。
专家组赶到市自然资源局了解了大概灾情后,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分成2组,赶赴梅林、中溪等乡镇开始了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8月12日晚9时,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协调华东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派出地质专家赴安徽南部灾区支援。接到命令后,8月13日,该院院长王万林带队,立即赶赴全省受灾最严重的宁国市帮助开展一线地灾调查评估。
“我们不做预备队。”王万林向宁国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明了他们的决心。于是,他们一下车,就奔赴宁国市灾情最重、地质灾害发生密度大的南极乡、霞西镇、甲路镇灾区。
8月13日下午,在本省灾情已经很重、院技术力量大部分已经奔赴浙江省基层一线的情况下,得知宁国灾情的华东勘测设计院(浙江建设)主动请缨,派出由原来留守在院部的专家组成7人特别小分队,带上仪器和2辆越野车,赶赴宁国市提供技术支持。
就在同一天,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的5人专家小组也来到宁国。他们除给予技术支持外,还送来了1.2万多元的救灾物资。
“地质人对灾区人民的支持,除了捐款捐物外,更重要的是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查清地质灾害情况,避免进一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由于前期为宁国市做过汛前地灾核查,轻车熟路的二水人,直接深入到一线村组进行核灾勘查。
与此同时,各地的勘测机构也默默地为宁国市地灾核查提供服务。当得知地质专家携带的监测仪器设备可能数量不足时,合肥友城测绘为宁国市提供了2架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安徽核工业勘查技术总院271地质队的李军如工程师正在其他灾区核查地灾,听说宁国灾情后当即捐款1000元。除了为专家组当向导外,宁国大地测绘公司还把仅有的一台带定位模块的无人机提供给专家组使用。
8月13日,王万林团队在甲路镇庄村村检查新增疑似地灾隐患点。放线、GPS定位、摆放仪器、测量松动层……不知不觉已经中午12点多了。由于山区断水断电,队员们拿着方便面、就着携带的瓶装水就算吃了中饭。当地村民得知后,第二天就送来了快餐盒饭。
8月14日,记者陪同专家组来到霞西镇上门村九十九道湾的泥石流现场。因为道路被洪水冲毁,越野车勉强行驶了一个半小时,就无路可走了。队员们背上沉重的仪器,爬了3个小时的山路才赶到灾害点。他们顾不上擦一把脸上的汗,也顾不上喝口水,就立即在地灾点跑上跑下现场调查、测量绘制现状地形地貌,对灾害形成分析评价,直到下午6时现场调查结束。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泥石流裸层仍然处在不稳定状态,建议当时临时转移的群众,暂时不要回家。
同时,另一组技术人员到达甲路镇的石门村山脚下组山体滑坡点。这是一个新增的滑坡隐患点,山上坡体出现许多裂缝,小的十几毫米、大的已经达到几十厘米,呈不稳定状态。专家组针对隐患提出了加强监测、上部挖排水沟、适时工程治理等建议,并对在现场实施监测的村民,进行了培训。
第三组来到霞西镇霞西村仁自村口崩塌隐患点,这是一个老的隐患点,正在进行工程治理。这次台风强暴雨使该处隐患加重,通过现场调查,专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并得到镇村干部的认同。
到8月16日,赶到宁国的专家增加到21名,查灾核灾进度有所加快。王万林告诉记者,专家组统筹安排,多支队伍同时深入一线,已经对130多个点进行了核实,提出应急处置措施。
地质专家们白天在野外采集坐标及地质数据,晚上回来登记录入内业数据,分析每个地灾点的发展趋势,明确排查重点要放在重灾乡镇、村庄和重要地灾隐患区域。
“我们希望通过点和面的结合,能在最短时间内摸清全市的地质灾害的概况。”朱训和坚定地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地灾核查“集结号”的吹响,安徽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312地质队、325地质队和327地质队的多名地质专家将陆续来到宁国增援,届时全市的地灾核查工作进程会大大加快。(执笔:程棋奎)
台风什么时候刮到宁国
不会的吧!今年一号台风“尼伯特”已在7月10号凌晨3点在福建宁化境内减弱热带低压;二号台风“卢碧”还没有生成,目前只是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
14级强台风将至暴雨或直扑安徽,台风的威力有多大?
安徽发出了紧急预警,14级强台风将至,警醒小伙伴们若是要出游的话,可一定要注意避险。可能许多人对强台风没多大的概念,不清楚14级强台风到底能够造成多大的破坏力?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伙讲解一下14级强台风的威力有多大,到时候你就能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了。
一、14级强台风的威力有多大?
如果安徽将迎来14级强台风的话,那么有可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台风将带来强降水和大风,而且大风的破坏力特别强,会给经过的地区或是邻近地区带来灾难性破坏。比如说陆地上的树木大致可能会被吹倒,有些甚至还可能会被连根拔起;而如果房子是瓦房的话,瓦片可能就会被掀起;电线杆被吹倒的可能性也极大。大型户外的广告牌或是霓虹灯等,也很有可能被摧毁。有一些大型电力设施或是通信铁塔等,有可能会面临倒塌的风险。
二、强台风来袭,应该如何防御?
对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话,应该及早开启应急预案,务必要早早就做好防台风应急和抢险工作。对于一些可能会遭遇到台风破坏的区域,要勒令该区域停止机会、停课以及停业等。如果是有人员出海了的话,也应该早点回港,不能回港的话也要撤离到避风的地方。所有船上的人员都应该在第一时间转移到安全的地区。对于一些容易被吹倒的搭建物,要及时加固或是拆除。
三、在台风到来时应尽量避免出行。
强台风到来,民众应该提早做好避险工作,能够不出门的情况下,请不要出门,否则台风很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到自己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应该将阳台上可以移动的物品都搬回室内,避免被风吹倒,砸到楼下经过的路人。此外,还应该关好门窗,随时关注台风的相关气象信息,若是接到台风预警,应该要注意外界的变化,提防出现山洪或是内涝等情况。
有谁知道1997年第11号台风有没有名字
因为当时台风还没有名字,就叫9711号台风~~
以下是相关的资料~~
9711号台风移动路径和青岛暴雨的
初步分析
吴结晶 刘珍芳 韩春深 高留喜
摘 要 9711号台风受大型环流调整的影响于1997年8月19日14时突然转向北上;20日08~14时该台风北偏东跳跃式移动,是因低空急流使台风倒槽区气旋性环流加强产生新中心所致;青岛地区产生大暴雨则是充沛的水汽、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与冷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跳跃式移动 低空急流 台风暴雨
Primary Analysis of the Track of Typhoon 9711
and Storm Rainfall in Qing
WU Jiejing LIU Zhenfang HAN Chunshen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Qing, Qing 266003,China)
GAO Liuxi
(Shando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Jinan 250031,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change of circulation pattern, the track of typhoon 9711 turned up northward abruptly at 14:00 on Aug. 19, 1997. From 08:00 to 14:00 on Aug.20 the typhoon jumped northeast,because the low-level jet enhanced the cyclonic circulation in the region of the trough of typhoon,and a new cyclonic center appeared. Storm rainfall in Qin is the result of cooperation of plenty of water vapor, strong convergence and updraft, and cold air.
Key words Jump Low-level jet Typhoon and storm
9711号台风于1997年8月10日08时在15.4°N、153.8°E的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它在以18km/h的速度稳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过程中逐渐加强为强台风。18日21时32分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为40m/s。台风登陆后以25km/h的速度经浙江进入安徽,并减弱为热带风暴。19日14时台风在安徽铜陵附近突然加速北上,经苏北、鲁中、莱州湾移出山东,进入渤海湾之后,又登陆辽宁,最后,于21日在沈阳附近减弱消失(图1)。
图1 9711号台风路径图
Fig.1 The track of typhoon 9711
青岛市受9711号台风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共同影响,从1997年18日20时~20日06时普降暴-大暴雨,局部地区为特大暴雨(表1)。最大过程总降雨量发生在鸟衣巷,达639mm。全市水库进水约3亿m3,从根本上解除了1997年入夏以来所遭受的百年不遇的旱情。从 19日14时到20日14时,青岛市吹NE风转SE风,平均风力7~8级, 最大风速为25.6m/s,海面风力有9~10级。由于9711号台风影响青岛时正值天文大潮,青岛港出现了551cm的历史最高潮位,形成特大风暴潮灾害。该台风暴潮冲毁海坝、海岸44段(处)、河坝5处、码头8处,毁坏船只120艘、扇贝1.1万亩 、海产品250余t,使青岛市沿海遭受了巨大损失。这是继8509号和9216号台风之后又一个对青岛产生重大影响的台风。9711号台风从产生、加强至消失的整个过程中有以下3个问题值得关注:(1) 该台风19日14时突然加速北上;(2) 20日08时向北偏东方向跳跃式移动;(3) 青岛大暴雨的成因。它们对本次台风移动路径及与之相伴的降水过程预报乃是关键所在。下面就这3个问题进行分析。
表1 1997年8月18日20时~20日06时青岛地区降水量(mm)
Table 1 Rainfall from 20:00 Aug.18 to 06:00 Aug.20,1997, in Qing(mm)
地 区 青 岛 崂 山 胶 南 胶 州 莱 西 平 度 即 墨
降雨量 185.4 170.7 158.4 150.8 308.5 246.9 482.5
1 台风突然加速北上原因分析
1997年8月17日08时,500hPa等压面上西风环流为纬向环流,50°E和120°E附近分别是2个长波槽,85°E附近是宽广的高压脊。120°E附近的低槽槽线位于海拉尔-北京-太原一线,槽底南端到达35°N,24h负变温为-4℃,降温范围较大,等温线与等高线交角明显,槽后NW风较大,以上作为低压槽未来移向的指标都预示此槽未来将东移发展。
此时,副热带高压分为2个中心,分别位于苏北沿海和日本南部洋面上,并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陆高压连成东西向的高压脊(图略),同时台风位于冲绳岛以南大约130km,即 24.5°N、128.4°E处。由于台风处在日本南部洋面副高的南侧, 8月10~18日受大范围的东南偏东基本气流的引导,台风路径一直是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但由于台风距副高较远,故移速缓慢。19日14时台风突然北上,速度由25km/h加快到33km/h。根据分析,造成台风突然加速北上有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
1.1 台风东侧副高加强引导北上
8月18日08时,500hPa等压面上环流形势有了显著变化,原在重庆的大陆高压由于受从青藏高原东部南下的冷空气侵袭减弱消失,苏北沿海的副高中心东移与日本南部正在加强的副高中心合并,使台风东侧的这环副高增强,588线北抬西伸至日本海到朝鲜半岛一带,副高脊线北抬至35°N,其西侧的偏南风成为台风的引导气流,风速由8m/s增至14~20m/s,形成东南急流,这样,台风受引导气流的牵引将折向偏北移动。8月19日08时,台风东侧的副高进一步增强,588线又北抬2个纬距,西伸至山东半岛,台风与副高进一步靠近(图2)。随着两者之间气压梯度的加大,台风北上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图2 1997年8月19日08时500hPa高度场(位势什米)
Fig.2 Isogram surface of 500hPa at 08:00
on Aug.19, 1997 (10 geopotential meters)
1.2 西风槽前SW气流引导
8月18日,原在海拉尔-北京-太原的低槽,由于受位于日本附近副高的阻挡,原地少动且明显向南加深,槽底南伸至30°N附近。 此时槽前SW气流明显加强,形成SW急流,急流轴上风速≥14m/s,最大风速在20m/s以上。台风一旦进入槽前,SW气流便会引导台风转向偏北方向移动。
1.3 赤道辐合线东西断裂,导致台风向偏北方向移动
8月18日08时,赤道辐合线在20°~25°N之间呈东西向,由于西风槽强烈发展加深并西伸至赤道辐合线所在的纬度,使赤道辐合线在槽底处断裂。这是中、低纬度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调整对断裂区东侧的台风有明显的影响,会使台风在偏南气流引导下,向偏北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副热带、西风槽和赤道辐合区环流的长波调整,改变了台风周围的的基本流场,使9711号台风向西北偏西移动并突然加速北上。
1.4 台风向变高能中心或变高能舌移动
我们用17日08时500hPa等压面上总温度减去16日08时的总温度,绘制出变能场形势图(图3)。从图中可看出,从浙江温州、南京、山东半岛至吉林敦化有一条狭长的正变能高值带,带上有一正变能中心,在杭州、南京附近,中心数值达+20℃。17日08时,台风在冲绳岛东南约130km的洋面上。根据北上台风路径能量场预报法的有关指标〔1〕,可以明显看出该台风会北上沿正变能高值带向安徽、江苏、山东、东北地区方向移去。
图3 1997年8月17日08时500hPa 24h变能分布(℃)与台风路径预报
Fig.3 The distribution of 24h auo-enery of 500hPa and predicion of the typhoon track at 08:00 on Aug. 17,1997
18日08时,台风中心在26.7°N、 123.9°E处,而台风的W-NW方向是大气变能低值区,杭州、南京附近仍为变能高值区(图略),因此,台风仍继续向杭州、南京靠近,进而向北移动。台风中心在30.0°N、 119.0°E,即在杭州以西120km处,这时变高能中心在连云港以西,高能舌伸向山东中部(图略),这预示着台风将继续沿着偏北方向,经山东中部穿过渤海向东北移去。
1.5 台风沿其主体云系方向移动
卫星云图的云型特征与台风未来移动方向有着密切关系。在18日08时以前,9711号台风一直以近似圆形的涡旋云系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8日14时,台风外围开始有云系向南北方向扩散发展,台风云型由原来的圆形转化成以南北向为长轴的椭圆形。18日晚,台风登陆后,随着西风槽的东移靠近,台风北侧形成了一条宽广的云带,在其自身惯性的作用下,台风向西北移动到铜陵附近之后,又沿其北侧的主体云系向偏北方向移动(图4、5),最后并入西风槽。从这里可以看出,台风云型由原来的圆形变为椭圆形云系,这预示着台风要转向,并且台风将向其主体云系方向移动。
图4 1997年8月18日20时32分红外云图
Fig.4 Infrared cloud map at 20:32 on Aug.18,1997
图5 1997年8月19日06时32分红外云图
Fig.5 Infrared cloud map at 06:32 on Aug. 19,1997
2 台风北偏东跳跃式移动原因分析
1997年20日08~14时,台风由徐州向北偏东方向移到羊角沟,移速达62km/h,而在其它时段,台风的移动速度一般在30km/h,也就是说,移速增加了1倍左右。为了找出其中的原因,我们比较8月18日08时~20日08时700hPa等压面上的水汽通量分布,发现:8月18日08时,水汽通量最大值35g/(hPa.s.cm)位于冲绳岛附近,大值区向NW一直伸向浙江沿海(图略)。19日08时水汽通量最大值31g/(hPa.s.cm)移到南京、杭州一带(图略),水汽均来源于9711号台风。也就是说,18~19日水汽通量最大值一直在台风中心附近。20日08时水汽通量中心进一步北上至青岛-黄河口,最大值38g/(hPa.s.cm),此时水汽来源于2个分支,一支是台风与副高之间的SE急流输送的水汽,另一支是SW急流输送来自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这2支水汽在黄海南部汇合,并向9711号台风北部倒槽区输送(图6) 。
图6 1997年8月20日08时700hPa水汽通量图
〔g/(hPa.s.cm)〕

Fig.6 Water vapour fluxes of 700hPaat 08:00 on Aug. 20,1997〔g/(hPa.s.cm)〕
有了这2支水汽通道,台风倒槽区获得充沛的水汽和能量,又因急流左侧风速具有气旋性切变和偏差风辐合,能量和动力条件使倒槽区气旋性环流加强,故在下一个时次即20日14时产生了新的中心。
此时原台风中心的所在位置(34.4°N,117.5°E)处的水汽通量是周围区域内的最小值,即5g/(hPa.s.cm),台风得不到水汽和能量的供给,很快就会填塞消失。因此台风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不连续跳跃式移动。
3 台风暴雨的成因分析
3.1 冷空气是台风暴雨的必要条件
1997年8月18日,来自东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经蒙古国到达华北地区。而后随着华北冷槽的加深和缓慢东移,冷空气到达山东地区,同时,随着9711号台风的北上靠近,其携带的大量暖湿空气进入山东半岛,冷暖空气的交汇,为青岛暴雨提供了必要条件。
3.2 台风携带充沛的水汽
8月18日08时,9711号台风位于26.3°N、123.9°E处,水汽通量中心最大值35g/(hPa.s.cm)在冲绳岛附近;19日08时,台风在黄山东南部,水汽通量最大值31g/(hPa.s.cm)中心移到南京一带;20日08时,台风在徐州附近,而水汽通量中心则移到青岛-黄河口一带,最大值38g/(hPa.s.cm)。随着台风的登陆北上,水汽通量中心从冲绳岛经南京移到了青岛。台风携来的大量暖湿水汽,南海、孟加拉湾输送来的水汽,以及东南急流把西太平洋上的水汽一起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为青岛地区产生台风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3.3 垂直上升运动剧烈
计算8月17日~21日我国东部地区700hPa等压面上的大气垂直速度ω(×10-4hPa/s)值,可发现:17日08时负值中心在冲绳岛以南,值为-144;18日08时移至杭州以东200km处,值为-142;19日08时,青岛附近有一中心,值为-72,另一中心在杭州,值为-75;20日08时,青岛以西有一最大的负值中心,其值达-156(图略)。可见,与台风相配合的ω负值中心向青岛附近移动。19~20日青岛附近有强烈的上升运动,这样就有利于暴雨的产生。实况是19~20日我市连续2天降暴雨,这与分析相符。
3.4 中、小尺度辐合线是产生暴雨的关键系统
根据对青岛市7个观测点3h一次的加密观测资料分析,19日20时,在青岛-崂山有一NE风与SE风的中尺度切变线,这是受位于河套东部地面冷锋的激发而产生的。在这个中尺度切变线的顶端,是NE与SE风向切变最强的辐合区,且冷暖空气势力相当,故易造成强降水。切变线顶端,过去3h即墨已产生70.9mm的降雨。19日23时,这条切变线依然存在,过去3h内即墨又降雨69.3mm。20日02时,这条切变线稍向西移,在切变线的顶端,过去3h即墨再降雨66.4mm,莱西41.6mm(图7)。20日05时,切变线西移到胶州-莱西一线,其顶端莱西过去3h内降雨量为74.0mm。
图7 1997年8月20日02时青岛地区风场切变图
Fig.7 Wind field at 02:00 on Aug. 20,1997,in Qing
以上结果揭示出在有利的大型环流背景下,中小尺度系统的形成、发展及移动与暴雨的落区直接相关,这为今后暴雨落区预报开辟了新的途径。
4 结 语
(1) 500hPa等压面上的变高能中心或变高能舌分布以及台风主体云系对台风路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2) 当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减弱后,由于SE低空急流或SW低空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的不断流入会重新发展,可能在台风倒槽区内产生新的中心,出现台风跳跃现象。
(3) 有利的大型环流背景,是造成暴雨的必要前提,而由此激发的中、小尺度系统的生成、发展和移动,对暴雨的落区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吴结晶(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刘珍芳(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韩春深(青岛市气象局,青岛 266003)
高留喜(山东省气象台,济南 250031)
参考文献:
1 王风范等:黄渤海台风大风天气预报,气象,1990,(7):35~38
台风“温比亚”登陆安徽灾情如何?
今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对安徽省造成罕见风雨影响,据该省各地民政部门报告,截至8月20日11时,受灾人口192.57万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万人,因灾死亡12人,因灾失踪1人,因灾受伤1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68.77千公顷,倒塌损坏房屋1486户5844间;直接经济损失18.3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农业损失12.11亿元。
安徽省民政厅、减灾救灾办要求各地抓紧查灾核灾,按照“六有”(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的临时住所、有干净的水喝、有医疗服务、有治安)标准,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各地加强对集中安置点的服务管理,做好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卫生防疫、消防隐患排查、次生地质灾害防治、群众安抚等有关工作,确保集中安置点秩序井然、群众情绪稳定。
截至目前,根据灾区需求,安徽省民政厅、省减灾救灾委办已紧急下拨空调被7000床,帐篷270顶。灾区各级民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资,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灾区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安徽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当地情况如何?该如何做好防汛准备?
为了更好的减轻台风带来的次生灾害,当地有关部门下达指令,必须加强台风动向及其风雨影响检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洪涝等次生灾害,目前看来当地正在有序的展开,台风防汛工作作为普通市民,必须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领导相配合,才能更好的避免损失的产生。
台风的到来也会伴随着大量强降雨,对于土地里的庄稼来说会有极大的好处,但是也会带来一些自身灾害,因此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了解台风的危险,落实防范应对措施,严防旱涝急转,突出做好地质和山洪灾害,小型水库和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等防御,以防出现其他问题。
安徽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当地情况如何。
受台风梅花的影响,安徽省部分地区将会有暴雨,当地有关部门领导得知情况之后,立即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需防范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该如何做好防汛准备?
台风来临时会伴随强烈的次生灾害,为了更好的避免粉丝的产生,应该学会了解相关知识,如果要外出必须避开广告牌,铁塔,大树,以及车辆停放车场,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损失的产生,台风来临之前以及台风来临之后禁止水上活动禁止帐篷野营,特别是对于喜欢野餐的人来说,一定要远离干旱区域,以防突发山洪。
防御强风雨给城市运行、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电力设施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提醒关注城市积涝。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值班值守,特别要加强台风动向及其风雨影响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